生命周期
Vue2.X 的生命周期
一、什么是生命周期
从vue实例创建、数据初始化、挂载、更新到销毁的期间,总是伴随着各种各样的事件,这些事件,统称为生命周期!
生命周期钩子:就是生命周期事件的别名而已。(生命周期钩子 = 生命周期函数 = 生命周期事件)
二、Vue.X 主要的生命周期函数
创建期间的生命周期函数
beforeCreate:实例在内存中被创建出来,此时,还没有初始化好data和methods属性
created:实例已经在内存中创建完成,此时data和methods已经创建完成,还没有开始编译模板
beforeMount:此时已经完成了模板的编译,但是还没有挂载到页面中
mounted:此时,已经编译好的模板,挂载到了页面指定的容器中显示
beforeCreate( 创建前 )
在实例初始化之后,数据观测和事件配置之前被调用,此时组件的选项对象还未创建,el 和 data 并未初始化,因此无法访问methods, data, computed等上的方法和数据。
created ( 创建后 )
实例已经创建完成之后被调用,在这一步,实例已完成以下配置:数据观测、属性和方法的运算,watch/event事件回调,完成了data 数据的初始化,el没有。 然而,挂在阶段还没有开始, $el属性目前不可见,这是一个常用的生命周期,因为你可以调用methods中的方法,改变data中的数据,并且修改可以通过vue的响应式绑定体现在页面上,,获取computed中的计算属性等等,通常我们可以在这里对实例进行预处理,也有一些童鞋喜欢在这里发ajax请求,值得注意的是,这个周期中是没有什么方法来对实例化过程进行拦截的,因此假如有某些数据必须获取才允许进入页面的话,并不适合在这个方法发请求,建议在组件路由钩子beforeRouteEnter中完成
beforeMount
挂载开始之前被调用,相关的render函数首次被调用(虚拟DOM),实例已完成以下的配置: 编译模板,把data里面的数据和模板生成html,完成了el和data 初始化,注意此时还没有挂在html到页面上。
mounted
挂载完成,也就是模板中的HTML渲染到HTML页面中,此时一般可以做一些ajax操作,mounted只会执行一次。
运行期间的生命周期函数
beforeUpdate:状态更新之前执行此函数,此时data中的值是最新的,但是界面上显示的数据还说旧的,因为此时还没有开始重新渲染DOM节点
updated:实例更新完毕后调用此函数,此时data中的状态值和界面上显示的数据,都已经完成了更新,界面已经被重新渲染好了!
beforeUpdate
在数据更新之前被调用,发生在虚拟DOM重新渲染和打补丁之前,可以在该钩子中进一步地更改状态,不会触发附加地重渲染过程
updated(更新后)
在由于数据更改导致地虚拟DOM重新渲染和打补丁只会调用,调用时,组件DOM已经更新,所以可以执行依赖于DOM的操作,然后在大多是情况下,应该避免在此期间更改状态,因为这可能会导致更新无限循环,该钩子在服务器端渲染期间不被调用
销毁期间的生命周期函数
beforeDestroy:实例销毁之前调用,在这一步,实例仍完全可用
destroyed:实例销毁之后调用,调用后,vue实例指示的所有东西都会解绑,所有的事件监听器会被移除,所有的子实例也会被销毁。
beforeDestroy(销毁前)
实例销毁之前调用,在这一步,实例仍完全可用。
- 这一步还可以用this来获取实例,
- 一般在这一步做一些重置的操作,比如清除掉组件中的定时器 和 监听的dom事件
destroyed(销毁后)
在实例销毁之后调用,调用后,所以的事件监听器会被移出,所有的子实例也会被销毁,该钩子在服务器端渲染期间不被调用
三、生命周期相关
created和mounted的区别
- created:在模板渲染成html前调用,即通常初始化某些属性值,然后再渲染成视图。
- mounted:在模板渲染成html后调用,通常是初始化页面完成后,再对html的dom节点进行一些需要的操作。
Vue内置的方法属性在生命周期中的顺序
props => methods =>data => computed => watch
keep-alive的生命周期
- activated:页面第一次进入的时候,钩子触发的顺序是created->mounted->activated
- deactivated: 页面退出的时候会触发deactivated,当再次前进或者后退的时候只触发activated
keep-alive介绍
keep-alive是 Vue 内置的一个组件,可以使被包含的组件保留状态,或避免重新渲染。
在vue 2.1.0 版本之后,keep-alive新加入了两个属性: include(包含的组件缓存) 与 exclude(排除的组件不缓存,优先级大于include) 。
使用方法
<keep-alive include='include_components' exclude='exclude_components'>
<component>
<!-- 该组件是否缓存取决于include和exclude属性 -->
</component>
</keep-alive>
参数解释
- include - 字符串或正则表达式,只有名称匹配的组件会被缓存
- exclude - 字符串或正则表达式,任何名称匹配的组件都不会被缓存
- include 和 exclude 的属性允许组件有条件地缓存。二者都可以用“,”分隔字符串、正则表达式、数组。当使用正则或者是数组时,要记得使用v-bind 。
例子:
<!-- 逗号分隔字符串,只有组件a与b被缓存。 -->
<keep-alive include="a,b">
<component></component>
</keep-alive>
<!-- 正则表达式 (需要使用 v-bind,符合匹配规则的都会被缓存) -->
<keep-alive :include="/a|b/">
<component></component>
</keep-alive>
<!-- Array (需要使用 v-bind,被包含的都会被缓存) -->
<keep-alive :include="['a', 'b']">
<component></component>
</keep-alive>
生命周期与keepalive的关系:
<keep-alive>包裹的动态组件会被缓存,它是一个抽象组件,它自身不会渲染一个dom元素,也不会出现在父组件链中。当组件在 <keep-alive> 内被切换,它的 activated 和 deactivated 这两个生命周期钩子函数将会被对应执行。
如<keep-alive>包裹两个组件:组件A和组件B。当第一次切换到组件A时,组件A的created和activated生命周期函数都会被执行,这时通过点击事件改变组件A的文字的颜色,在切换到组件B,这时组件A的deactivated的生命周期函数会被触发;在切换回组件A,组件A的activated生命周期函数会被触发,但是它的created生命周期函数不会被触发了,而且A组件的文字颜色也是我们之前设置过的。
created和mounted有什么区别
- created:在模板渲染成html前调用,即通常初始化某些属性值,然后再渲染成视图。
- mounted:在模板渲染成html后调用,通常是初始化页面完成后,再对html的dom节点进行一些需要的操作。
其实两者比较好理解,通常created使用的次数多,而mounted通常是在一些插件的使用或者组件的使用中进行操作,比如插件chart.js的使用: var ctx = document.getElementById(ID);通常会有这一步,而如果你写入组件中,你会发现在created中无法对chart进行一些初始化配置,一定要等这个html渲染完后才可以进行,那么mounted就是不二之选。
父组件和子组件对应的生命周期顺序是怎么样的(created和mounted)
初次渲染就会触发的生命周期
beforeCreate() , created()
beforeMount() , mounted()
组件的调用顺序都是先父后子,渲染完成的顺序是先子后父。 组件的销毁操作是先父后子,销毁完成的顺序是先子后父。
加载渲染过程 子组件在父组件的beforeMount和Mounted之间渲染
父beforeCreate->父created->父beforeMount->子beforeCreate->子created->子beforeMount->子mounted->父mounted
子组件更新过程
父beforeUpdate->子beforeUpdate->子updated->父updated
父组件更新过程
影响到子组件: 父beforeUpdate -> 子beforeUpdate->子updated -> 父updted
不影响子组件: 父beforeUpdate -> 父updated
销毁过程
父beforeDestroy->子beforeDestroy->子destroyed->父destroyed